浏阳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 [切换医院]

  • 浏阳市人民医院解放前为浏阳县公医院和天主堂医院。
    抗日战争时期,意大利人在浏阳传授天主教,并兼设天主堂医院。1951年4月经浏阳县人民政府批准,将天主堂医院与浏阳县公医院合并为浏阳县联合医院。院址设在城关镇才常路原天主教堂医院,由刘毓杰兼任院长,李毅神父为副院长,杨福荣任监察委员。当时有工作人员27人,病床24张。
    1952年11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批准,将浏阳县联合医院更名为浏阳县人民医院,由杨福荣任院长。有工作人员47人,病床30张,医疗设备十分简
    陋,仅有一台15毫安手提式x光机,二台显微镜,二个血压计和少量小型手术器械。
    1954年6月浏阳遭受百年罕见洪灾,整个医院被淹没,医疗业务难以开展。党和政府十分关心,省卫生厅、湘潭地区领导与浏阳县政府共同研究决定,由省卫生厅拨款10万元,湘潭地区拨款5万元,重建人民医院。选址城关镇营盘巷13号,占地面积为16352.5平方米,拆除民房8000平方米,整个设计由省卫生厅负责,基建面积为2170.3平方米。1954年年底动工,1956年3月竣工。1956年4月医院搬迁新址。是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一所县级医院。门诊设有内科、儿科、外科、五官科、妇产科和中医科诊室、辅助科室的注射室、换药室、化验室、照光室、药房、制剂室、挂号室和收费室。住院部开设了内儿科和外产科,设有手术室。购置了100毫安x光机,开展了拍摄胸片、腹部平片和骨盆及四肢骨骼的照片工作。添置了制剂设备和中型卧式消毒器,开展了自制大输液,生产了5%和10%的葡萄糖水及生理盐水。普通制剂甘草合剂、颠茄合剂、巴氏合剂、樟脑合剂、氯霉素滴耳剂等多种产品。湖南医学院首次由王鹏程教授带领9名本科毕业生来院实习。
    1959年卫生部医政司司长洪明贵下放到医院担任院长。1960年病床增加到
    128张,工作人员增加到106人,门诊人次上升到68570人次,住院人次已达到2264人次,业务收入增加到25万元。1961年洪明贵调上海市,外贸部下放干部洪自平任医院党支部书记。
    1979年病床增加到228张,增设了儿科病室,烧伤与骨科联合病室、中医与五官病室。职能科室成立医务科、护理部、财务科、总务科和设备荒科。是年7月,中央卫生部崔月梨副部长来院视察。省卫生厅厅长刘金波和5位副厅长先后多次到医院考察后,确定我院为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医院建设单...

在线客服系统